大河网讯(记者张楠)6月8日上午,高考理综考试落下帷幕,今年的理综试题整体难度适中,稳中有变,来看看郑州外国语学校各科名师的点评讲解。
生物:总体难度低于去年非选择题细节表述要注意
郑州外国语学校生物教研组长张长河
今年高考理综全国Ⅰ卷生物试题总体难度低于去年,但能力立意要求更高。
各个模块分值分配为必修1、2、3和选修分别占分27分、31分、17分、15分。选择题分别考查细胞结构、元素和化合物、细胞增殖、种群的数量特征、基因突变等核心知识,但选项设计更倾向于考查“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
非选择题仍然考查光合与呼吸、动物生理、生态、遗传、基因工程等历年高考高频考点,没有偏题、怪题、难题。但试题中有两空要求回答“依据”、两空要求回答“原因”、一空要求回答“原理”、一空要求回答“证明了”,这都是平时非选择题虽反复练习但常常表达不准确地方,这种命题形式既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的准确性,又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高中生物教学及复习备考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今年高考理综全国Ⅰ卷生物试题共计41分以实验为背景材料,突出考查学生“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这同样引导高中生物教学方向,在平时教学中要加强实验教学,让学生掌握实验技能,通过学习科学家科学发现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的初步探究能力。
物理:难度适当降低无偏题怪题
郑州外国语学校物理教研组长杨德新
今年试题与上年相比难度适当降低,没有出现偏题、怪题现象,总体表现立足稳定,略有变化,所考察知识点基本上围绕着主干知识来命题,各部分分值安排比较合理(力学41分、电磁学54分、选考15分),对压轴题的考察难度有所降低,运算量也不大,所以区分度不会太大。
今年的试题比较常规,涉及的规律和模型是学生比较常见的,只有个别题目有一定的难度,比如第18题和第21题等,只要扎实功底且细致谨慎就可以得高分。具体分析有以下几点:
1、选择题如第18题,题目要求计算小球到达轨迹最高点时的机械能增量,学生容易勿看为轨道的最高点,但这样就找不到正确选项,再者这道题涉及两个运动过程,又考察了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具有一定的难度。再如第21题,题中没有说电子的运动方向,学生容易有电子水平向右运动的思维定式,认为第二个选项是错误的,所以这是一道具有区分度的题目。
2、实验题第22题考察了游标卡尺的读数和弹簧劲度系数的计算,第23题是替代法测电阻,属于创新型实验,这两道题考察学生的基本技能,虽有创新但仍属于常规题。
3、计算题第24题考察运动学和功能关系的结合,属于常规题,且运算量较小。第25题作为压轴题,又恢复了多年前的题型,考察了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组合场中的运动,属于常见题型,思路清晰,学生容易拿到高分,题目仅在第三问的数据处理上增加点难度。
4、选考题第33题分别考察理想气体状态变化图象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依然是对热学最核心部分的考察;第34题分别考察了光的折射和机械振动图象与机械波形图象的理解,依然属于选修3-4的核心内容,当相比于去年题目顺序有所调整,题目类型从选择变为填空。
纵观今年的题目,仍有以下知识点如交变电流、近代物理和动量没有涉及到题目,典型模型如传送带模型、木板滑块模型、斜面模型等也没涉及,值得19届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