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着病患的大巴驶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最大

北京中医医院看白癜风 http://www.bdfyy999.com/

经过昼夜奋战

位于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医院

今天开始陆续交付投入使用

上午11时许

新民晚报记者在现场看到

载着病患的大巴驶入“四叶草”

医院的建设已进入收尾工作

已接通水电

目前电路施工正在调试中

据了解

整个医院约60万平方米

总床位数达5万张

目前

3号馆医院已完成整体移交

移交后

该区域将收治无症状及轻症病人

配置处置室、抢救室、医用卫生通道

等功能房间

新民晚报“上海时刻”出品

今天上午

国展医院内一片繁忙

工作人员正为开舱做最后准备

他们中不少人是退役军人和党员

徐立国摄

设计团队连轴作战

和普通的房建工程相比,医院时间紧、任务重,因此,更需要设计图纸作为“一张蓝图”进行指挥。

项目设计方华建集团华东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国家会展医院为例,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改造体量大、参建方多,可选材料情况变化多,所以需要设计团队昼夜赶图,同时开展大量协调工作。”

设计团队连夜赶赴现场踏勘设计采访对象供图

4月3日晚,接到应急改造任务之后,来自华建集团华东院、上海院的一批设计精英组建成团队,连夜赶赴现场踏勘设计,次日一早便提交了改建的总体初步方案。当天下午,项目总体方案定稿,还明确了时间节点。5日,还有40多位设计师驻守现场,进行工程建设的协调推进。

设计团队连轴作战、夜以继日,设计师们的生理、心理疲惫都近于极限。但一想到病患们的需求,他们又加快起了手中的笔,再快一些。他们说:我们是城市的建设者,亦是城市的守护者。

新民晚报记者萧君玮摄

施工团队争分夺秒

凌晨的国家会展中心医院内建设正酣,一阵阵机器轰鸣,一辆辆运输车驶入,工人们往返穿梭、接龙搬卸、紧张组装,建设者们夜以继日,24小时不停工。

施工仍在紧张进行中。新民晚报记者萧君玮摄

四叶草内,这样的劳动场面比比皆是。新民晚报记者萧君玮摄

中建八局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医院项目负责人介绍,中建八局在7天7夜建成交付上海临港洋山特保区隔离方舱近1.4万套隔离床位后,火速驰援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医院项目,负责将上海国家会展中心5、6号馆改造为集中救治场所,改造面积约13万平方米,两个场馆改造后可布置超1.5万张隔离床。

5、6号馆方舱设置清洁区、缓冲区、卫生间等区域,并配备护士站及处置室、抢救室、卫生通过等功能房间。5、6馆间内部通道作为病人通道,内设成品卫生间、成品淋浴房等病人生活辅助设施,病人的污水和废水集中收集通过预消毒池、化粪池、二级消毒池集中处理后达标排放。5、6号馆外围作为医护人员和洁净物品的清洁通道,医护人员通过集中设置的卫生通过进入隔离舱内工作,干净物品通过传递窗口送到隔离舱内。

中建安装则承担了5号馆所有通风工程、5号馆、6号馆室外污水处理工程及部分室外电力工程施工任务。采访对象供图

中建安装则承担了5号馆所有通风工程、5号馆、6号馆室外污水处理工程及部分室外电力工程施工任务。相关负责人介绍,风管作为连接医院与外部环境的直接通道,管道标高、过滤消毒设施安装品质直接关系现场安全,因此项目团队明确排风管道标高必须在地面24米以上的“底线要求”。为节约工期,项目团队还在场外选定两处预制加工厂,提前将所有管道在加工厂中一次性制成后运至现场组装,并将误差控制在毫米级,确保风管连接点“密不透风”。

现场,一些镜头令人难忘:连续奋战后的席地而眠、布满血丝的双眼……这些奋不顾身、专心致志的建设者身影,正在为国家会展中心医院的整体交付争分夺秒。

建设者扛着建材,穿梭于巨大医院内。新民晚报记者萧君玮摄

新民晚报原创稿件

记者裘颖琼萧君玮陈炅玮刘慧琴张剑

视频制作萧君玮陈炅玮

编辑施雨

推荐阅读

觉得不错

下方分享收藏点赞在看四连击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13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