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轧机工作辊轴承失效,提高轴承使用寿命

摘要:冷轧机工作辊轴承失效造成轧制线停机,降低轧机开动率,减少产量;造成轴承、轴承座及其附件的损坏。因此在吸收其他厂家的成功经验的同时,结合现场实际工况从轴承的失效原因及控制措施、轴承质量、轴承管理、轧机轧制状态等几方面入手,总结出的一套降低工作辊轴承消耗,提高轴承使用寿命的行之有效的措施。

1前言

本钢四机架使用的是CG型四列圆锥滚子轴承。具有擦系数小,传动效率高、使用和维修方便、可同时承受径向负荷和轴向负荷等优点。由于在制造、使用、维修等环节中有些不当,致使轴承失效时有发生。年轧机工作辊轴承消耗总计86套,月平均消耗在7.16套,月最高消耗13套,最低消耗4套,针对上述情况应及早发现轴承在使用中存在的不稳定因素,把损失降到最低(表1、图1)。

2轧机工作辊轴承的失效原因及控制措施(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2.1剥离

轴承承受载荷旋转时,内、外圈的滚道面或滚动体面由于滚动疲劳呈现鱼鳞状的剥离现象,如图2所示。工作辊轴承产生剥离一般有以下因素:载荷过大;安装不良(非直线性)、异物侵入、进水;润滑不良、润滑剂不适、轴承游隙不适当;生锈、侵蚀点、擦伤和压痕引起的发展。

防止工作辊轴承产生剥离的方法:检查载荷的大小及再次研究所使用的轴承;改善安装方法,改善密封装置;使用适当粘度的润滑剂、改善润滑方法;检查轴和轴承箱的精度;检查游隙。

2.2卡伤

所谓卡伤(图3)是由于在滑动面伤产生的部分的微小烧伤汇总而产生的表面损伤。

工作辊轴承产生卡伤一般有以下因素:过大载荷、过大预压;润滑不良。异物咬入;内圈外圈的倾斜、轴的挠度;轴、轴承箱的精度不良。防止工作辊轴承产生卡伤的方法:检查载荷的大小;预压要适当;检查轴承及轴、轴承箱的精度;改善润滑剂和润滑方法。

2.3擦伤

所谓擦伤(图4),是在滚道面和滚动面上,在随着滚动的打滑和油膜热破裂产生的微小烧伤的汇总而发生的表面损伤;产生带有粘着的表面粗糙的损伤。

工作辊轴承产生擦伤一般有以下因素:高速轻载荷、急加减速;润滑剂不适当;水的侵入,预压不当。

防止工作辊轴承产生擦伤的方法:改善轴承游隙;使用油膜性好的润滑剂;改善润滑方法;改善密封装置,改善预压。

2.4断裂

所谓断裂(图5),是指由于对轴承套圈的挡边或滚动体的局部部分施加了冲击或过大载荷而一小部分断裂;有明显的部分脱落或整体裂痕。

工作辊轴承产生断裂一般有以下因素:安装时受到了打击;瞬间载荷过大;跌落等使用不良。防止工作辊轴承产生断裂的方法:改善安装方法,使用适当的工具;纠正载荷条件;轴承安装到位,使挡边受支承。

2.5压痕

咬入了金属小粉末,异物等的时候,在滚道面或转动面上产生的凹痕(图6)。由于安装时等受到冲击,在滚动体的间距间隔上形成了凹面。工作辊轴承产生压痕一般有以下因素:金属粉末等的异物咬入;装时或运输过程中受到的冲击过大;冲击轴套。防止工作辊轴承产生压痕的方法:改善密封装置;过滤润滑油;改善组装及使用方法。

2.6烧伤

滚道轮、滚动体以及保持架在旋转中急剧发热直至变色、软化、熔敷和破损(图7)。工作辊轴承产生烧伤一般有以下因素:润滑不良;过大载荷(预压过大);转速过高;游隙过小;水、异物的侵入;轴、轴承箱的精度不良、轴的挠度大;滚动体受力不均匀。

防止工作辊轴承产生烧伤的方法:选择润滑剂及润滑方法;选择适当的轴承类型;研究配合、轴承间隙和预压;根据工作环境选择适当的轴承游隙;检察轴承密封情况并改善密封条件;检查轴和轴承箱的精度;检查轴承箱的游隙。

2.7生锈、腐蚀

轴承的生锈和腐蚀有滚道轮、滚动体表面的坑状锈斑、轴承整体全面生锈及腐蚀(图8)。工作辊轴承产生生锈、腐蚀有以下因素:水、腐蚀性物质的侵入;润滑剂、防锈剂不合适;由于水蒸气的凝结而附有水滴;运输过程重防锈不良。

防止工作辊轴承产生生锈、腐蚀的方法:保管、使用过程中尽可能避免与水及腐蚀性物质接触。在暂时不用或停转时采取防锈措施;使用的密封方式不合适,改善密封装置;改善保管运输条件。

3轧机工作辊轴承使用中还应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8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