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三缸发动机不时成为热点,厂家的强行普及与用户的抵触,形成了一个明显矛盾。然而,事出必有因,一边是宁可冒着销量扑街也要强行推广,一边是出自本能的抗拒,究其根本,关键还在于三缸发动机自身的优缺点。
其实,三缸机并非这几年的事情,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有了。当然,在那个大排量盛行的年代,三缸机注定只能打酱油。
而最近几年,通用、标致、宝马、大众等等车企纷纷推出,看重的无非三个方面,油耗、排放和成本。
搭载1.0T三缸机的福克斯大背景是各个国家对排放、油耗的要求越来越高,比如欧洲的排量税,我国标准提高的“咖啡法”等等,这些都要求车企确实提高发动机效率,降低油耗和排放。
这也是这几年小排量涡轮增压大行其道的原因,而随着各种技术的疯狂应用,发动机升功率不断提高,实现相同的功率,现在的排量可以更小。
于是,小排量涡轮增压开始往1.2升、1.0升进攻,如果还用四缸,那就意味着燃烧室、气缸以及活塞等元件都更小。然而,这无论是开发还是制造都将增加难度,比如机加工精度要求更高,比如缸内布置更难,最终都将转化为成本。
宝马1系1.5T三缸但,要是三缸就不一样了。首先,少了一缸就是少了缸体、活塞等一整套东西。其次,可以直接延用四缸机的绝大部分零件,减少重新开发的成本。再者,体积和重量都会减小,这将有利于整车布局。
总结一下,三缸机的优势:油耗、排放低,这主要是因为排量小。开发、制造成本低。体积、重量小,有利于整车布局。
大众polo1.0T三缸当然,它的劣势也很明显,振动是最大问题,而且这是三缸机与生俱来的缺陷,无法解决,只能优化。
原因很好理解,发动机活塞做周期性的往复运动,并转化为曲轴的旋转运动。当缸数是偶数时,比如四缸机,每次往上运动和往下运动的活塞数是一样的,产生的惯量可以相互抵消,所以不会有什么振动。
雪铁龙C41.2T三缸机但是,三缸机本身无法平衡运动惯量,因为它每次往上和往下运动的活塞数量不一致,往复运动的惯量就无法被很好平衡。这是由它的结构导致的,无法彻底解决。只能优化,通常是通过加平衡轴或平衡块来平衡,至于优化的结果如何,那就考验车企的水平。
比如,标致雪铁龙的1.2T三缸机在振动平衡上做得就比宝马的1.5T三缸机好,其实让我更想不通的是身为豪华品牌的宝马为什么1.5升排量还要做三缸机,毕竟大众1.2排量都咬牙上四缸了。
宝马1.5T三缸机另一方面,动力弱,这主要是因为三缸机排量都小。实际上,这个问题比振动好好解决多了,那就是应用已经相当成熟的涡轮增压技术。
目前,业内公认做得比较好的标致雪铁龙的1.2THP和福特的1.0TEcoBoost。其输出数据,都可以做到与1.5T级别的四缸涡轮增压相当。但是实际体验还是有差别,为了减少振动,三缸机更倾向于使用小惯量涡轮,所以涡轮介入早,通常多转就介入,所以在低速到巡航速度这一段体验还不错,但时速公里再往上,乏力感很明显,高速超车没信心。
福特1.0T三缸机整体而言,三缸机带着明显的先天不足,在时代背景下,被推到台前。而不友好的体验,注定它前路崎岖。
作为用户,没必要过于抗拒,更没必要勇当小白鼠,是否选择三缸机车型,还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