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发动机的轴承试验寿命超过5万小时,这是一个相当大的进步。
近日,中国航空发动机的关键构件主轴承的抗疲劳寿命的试验突破万小时,标志着我国高端装备的制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与安全寿命直接相关的核心部件就是涡轮发动机的轴承,长寿命的轴承是发动机飞行时间能够达到几千小时、上万小时的基础。
为了延长发动机主轴承的寿命,中国自主研发了多项抗疲劳制造的关键技术,建立了抗疲劳制造技术体系,解决了关键构件的疲劳失效问题,也为中国航空发动机技术的增受打下了基础。
发动机内部有一根自旋的动力轴,它连接着后端的燃气涡轮以及前端的压气机风扇,这就需要至少前后两套轴承系统。而现在涡轮发动机,它又分为前端的低压压气机、中压压气机以及高压压气机,而这些压气机对应着后端的高、中低三档涡轮系统。一台先进的航空发动机起码需要有4-6套先进的轴承。
上万小时的寿命对于一台航空发动机而言,意味着基本达到甚至超出了使用需要。如果一架客机按照每天飞行4个小时计算,一年的总飞行时间大约是个小时,30年下来是4.38万小时。如果发动机的轴承可以安全运行5万小时,就等于这些发动机能够正常运转34年左右。
飞机发动机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使用寿命有可能比一架飞机的机体寿命还要长。这种新型的轴承应用了我们国家所拥有的抗疲劳制造技术,只要有了这项技术,其他的一些关键构件也可以照此办理,从而大幅度的提升发动机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运转寿命,最终制造出高可靠的尖端装备。
所以中国航空发动机的整体制造能力,有可能会因为这项抗疲劳的设计制造技术,可以实现和达到三个极限,也就是极限寿命、极限可靠性、极限减重。如果这三个极限的目标达到了,我们就可以在航空发动机的制造领域的某些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的航空发动机技术随着某些方面的突破,从而使我们的受极限以及可靠性极限有所提升,它的意义还是相当大的。它在后勤维修将会被简化,更换发动机的周期就会相应延长,可以大大减少后勤维修保障的工作量。
对于战斗机而言,使用寿命的大幅度增加,就可以进一步的提升军事经济效益,甚至能够提升综合作战能力。所以,中国航空发动机的每一项突破和进步,其意义都是相当重要的!
多家供应商提供零件:
一、航发动力
是国内唯一的生产制造涡喷、涡扇、涡轴、涡桨、活塞全种类军用航空发动机企业及航空动力整体上市唯一平台,是三代主战机型发动机国内唯一供应商,能够自主研制航空发动机产品的少数企业之一。
二、航发科技
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售、服务,具备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产品研制所需的工程设计、加工制造、理化检测及各类综合性能试验能力,已经成长为多家航空发动机世界知名企业的亚太区的重要甚至是唯一供应商。
三、炼石航空
旗下全资子公司成都航宇超合金技术有限公司专注于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热端部件领域,主要从事高温合金的研发、生产、销售,航机及燃机单晶定向涡轮叶片的研发、生产、销售、维修服务。
四、航亚科技
全球主流的发动机制造企业,是国内具备以精锻技术实现压气机叶片大规模量产并供货于国际领先发动机厂商的内资企业,已具备研发、生产及销售压气机叶片、整体叶盘、涡轮盘、盘环件等关键零部件,属于航空发动机关键零部件供应商。
五、应流股份
国内多个型号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配套,是中国航发集团以外为航空发动机配套的极少数企业之一,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核心部件,进入国际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行业龙头供应商体系。
特别声明: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指导,据此买卖,盈亏自负,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