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谈94烧香拜佛LIVE

白癜风用醋起作用吗 http://m.39.net/pf/a_4772220.html

Maxine

本科:某高校

GRE:+4

托福:

GPA:3./4

OFFER(截止发稿前):

ColumbiaUniversity–M.Arch

ColumbiaUniversity–M.S.UrbanPlanning

UPenn–M.Arch

UMich–M.Arch

UCLA–M.Arch

USC–M.Arch

RISD–M.Arch(wl)

01.作品集

▍作品集特质

在UCB和CU上过的几门urban课程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都或多或少影响了我作品集的表达从更大的城市宏观尺度提出问题并最终落脚建筑。由于我本科接受的建筑教育倾向于ETH体系,较为重视基本功、模型和实际建造,所以整体中规中矩,没有fancy的项目和酷炫的图纸。

▍项目简介

Project01:Livingaroundvoids

作品集的一个主打项目是大四时候完成的台中collectivehousing。因为有fieldtrip去实地考察,所以对城市肌理和特点的把控相对完整,项目的重点就放在了contextualresponse——怎样根据周边环境作出相应策略。从整体角度,引入城市网格并改造成人居尺度;从个体角度,运用了基本的module去构成每一个单元,最终形成完整的社区。

Project02:

虹桥火车站的改造项目是和另外两位小伙伴完成的,期间经过了无数的自我肯定及否定和三人集体崩溃,最终也落脚在虹桥的urbanconnection上。怎样减少火车站在城市中做为一个庞然大物的突兀感,形成一个有层次且连贯的城市舞台,是我们组主要的探讨话题。将臃肿的内部功能整合到两侧有厚度的立面中,充分利用原有被浪费的垂直空间,形成贯通的urbanaxis。

02.申请策略

▍文书

因为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对自己不足的清醒认识,文书方面主要围绕个人经历中受到的建筑行业未来前景的启发,建筑在未来社会中如何面对日益复杂且变化的socio-culturalproblem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择校和考量

高中时候因为参加哈佛模联而去到美国东海岸的几所高校进行游览,以及大二暑假在加州的两个月,基本让我确定了之后申请美国学校的决心。

毕业后的一年工作经历让我对建筑行业有了基本了解,清楚的意识到自己知识储备的不足以及对未来有了一定的职业规划。在浏览各个学校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1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