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运营岗位看起来工作内容繁杂,让人摸不到头绪,但是在化繁为简之后,我们还是能够总结出一些方法论。掌握了这些方法论之后,一定会对你的运营生涯有所帮助,同时也可以不断优化、提升自己。
运营是一份神奇的工作,有的人被各种繁琐的事缠着昏天暗地,最终落下一地鸡毛;而有的人则像世外高人,指点江山挥斥方遒。
从初出茅庐,除了勇气什么也没有的小白,到独当一面羽扇纶巾的大神,最重要的是什么?经验、能力还是运气?其实都需要!但如何海纳百川,融会贯通,关键靠的是方式方法。
今天π爷就跟大伙聊聊关于运营的一些方法论,很简单也很基础,但正是这些基础的方法会伴随着你整个运营生涯,也正是这些基础方法论,可以帮助你不断优化、提升自己。
一、二八法则
这个定理相信很多人都不会陌生,简单讲就是80%的产出来自20%的投入。这个理论在很多领域都适用,包括在运营工作中一样有效。
我们都知道做运营是一件比较繁琐的事情,尤其是对于很多新人而言,所以才会让人感觉做运营就是打杂的错觉。
而即使是有多年工作经验的运营经理/主管来说,随着层面的提升,所要面对的东西也更加复杂。所以学会运用二八法则,可以有效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
举个比较明显的例子:社群运营。
从影响力角度来讲,运营者都是通过对其中20%的核心用户进行运营,从而来影响其他80%的普通用户。而且也正是这20%的核心用户,带来了超过80%的效益。
所以对于运营者而言,挖掘他们,与其保持深度沟通,让他们认同社群理念和发展模式,培养他们成为社群中的kol,再让他们去引领其他普通用户,从而打造一个成熟的社群运营机制。
这就是二八法则的利用,对于20%的核心用户提供专属服务,而其他80%的普通用户则以有效模块化来替代。不但可以减轻运营者的工作量,还能提升核心用户的体验感,从而增加效益。
二八法则在运营中的运用,最主要的就是要学会抓取关键因素,例如KPI拆解后要能找到其中最具影响力的点是什么?然后分析这个点受哪些因素影响,从而把尽可能多的资源往这一部分去倾斜。
二、如何抓取关键因素?
1.MVP
最小可行性测试,也就是在较小的范围内进行测试。
这一方式通常被运用在产品开发上,但其实在很多运营环节上同样适用。它能让团队花费最小的代价从客户那里收集到最多的经过验证的反馈。从而帮助我们抓取到最关键的核心因素。
在产品的开发过程中,MVP模型提炼后是以:目标客户–小范围试验–反馈修改–产品迭代–获得核心认知–高速增长的方式进行完整循环,但是在这里我们可以适当进行简化:
通过上面这个模式,经过多次循环测试,就可以在所有列出的影响因素中,找到最关键的那一个。MVP测试的最终目标是弄清楚你投入的努力是否值得,是否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去做用户觉得无用或者无效的事情。
2.从往期数据中去抓取–SOP
SOP即标准作业流程,这个在运营领域中也是非常常见的。就是把我们的日常工作等用统一格式进行描述,从而来指导和规范整个工作。
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