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此世的人的二维眼睛可以看到三维的东西,因此在我们的常识中我们的宇宙是三维的,即长、宽、高,即三个空间维,并且空间在时间维中得以延续;于是在爱因斯坦把时间归于第四维之后,我们的宇宙便是四维时空,并且时间由于已成为宇宙本身的一维,它可以转化为长、宽或高,而长、宽或高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并且它们也都可以转化为时间。现在的天体物理又提出第五维振动,从总体来看,现已算出第26维。但我们只能感受三维,我们无法感受四维及其以上的维,然而每增加一维与原维相比多了哪些东西呢?
这里有一个问题,爱因斯坦提出的第四维时间,从而时空四维,它是否与我们现在身处的宇宙是同一宇宙呢?
我们的宇宙是三维空间在时间维内延续,也即空间和时间是同一宇宙中的不同方面,并且时间和空间是彼此对立的,时间决不会成为空间,而空间也决不会成为时间。
但是四维时空的宇宙与此不同了,这里空间与时间是相对的,它们可以相互转化,就如同我们三维世界中长、宽、高可以相互转化一样,“这些四维‘转化’确切地说就是狭义相对论所要求的空间和时间的畸变。换句话说,空间和时间已经由相对论确定的某种带有根本性的方式混在一起。时间作为第四维的意义就在于时间和空间能以精确的数学方式相互转换。今后,它们必须被作为同一个量的两个不同方面来对待,这个量就是时空。”(《超越时空》)
超越时空:通过平行宇宙、时间卷曲和第十维度的科学之旅京东好评率99%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旗舰店¥41.5购买时间和空间怎么能够经过旋转互相成为对方呢?
在我们三维世界中,这一点是好理解的,因为任何一物体以长、宽、高占据一定的空间而存在并在时间中持续,那么对该物体而言,它的空间形式存在本身就是一个时间概念,因它只是在一定时间内存在并占据一定空间,在这时间的两端皆没有它;另一方面从此物看,它的时间存在也是个空间概念,它的存在时间是以它的长、宽、高这些占据的空间所体现出来的,因为它的时间也就是其占有空间的长、宽、高的存在。所以时间和空间在此物上便达到了统一,这样时间表现为空间,而空间也体现时间。
但在时间成为第四维的情况下,宇宙中的时空又是如何互相转化的呢?它与上面三维宇宙中的相似吗?
直觉告诉我们肯定不同,为什么不同呢?
下面让我们通过一、二、三维之间的对比来看三维与高维之间相比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一维世界。
如图t表示时间,s表示空间。只不过s是一维空间,用长表示,这样一维世界就表示为o时刻s轴上所有的点。
并且在o时刻是一维世界的现在态,o时刻以下是一维世界的过去态,o时刻以上是一维世界的将来态。
在一维世界中任何一个点都是其它点无法逾越的障碍,并且一维世界中的任一点看其他任何体时均是点。
假设有一物体A:——,一维世界中一位观察者B分两种情况,一是物体A与一维世界平行放置;二是A垂直放置在一维世界中,即:
因为身处一定维世界的观测者只能观察到他所在世界中的东西,并且他也只能在该世界中观察,据此我们可以分析一下以上两种情况。
(1)种情况,A自身具有一定长度,它在一维中占了一定空间,但在B眼里,它只是一个点,即A的左端在一维世界中所应占有的位置,他无法超越自身世界而看到A的全貌。并且他也无法越过A。
(2)种情况,A只有一部分在一维世界中,B所能看到的仍是A在一维世界中所占据空间的那一点。这里A的一定长度是与一维世界一定的时间延续相联系,也即A占用了一维世界的一定时间段,这样可在自身世界的这个时间段内连续观测到点,但在他眼中这些点并不是连续的更非同一物体上的,他不会把点联系起来而形成A的整体印象,因此在这里A成为一维世界中的占据一定时间段的不同的点。这对B来说,只有把观测的点连起来或求其轨迹才能透出A的外貌,但A表现为点的轨迹在一维中不可能做到。
由以上可知一维人观察事物并以此认识事物是受其所存在的世界的维以及自身存在的维决定着。一维人只能看到与他处于同一世界维中的点.点就是他认识的全部内容.这时对事物认识的片面性是它的宇宙永远无法解决的问题。因为一维世界只要存在就规定了认识的片面性,因此一维人永无法摆脱世界的存在局限及自身存在的局限。
下面看看一维世界与二维世界的关系,即一维世界中的观察者眼中的二维存在物。
如图假设一维人为R,正方形ABCD,则R不可能进入到正方形内部,因为二维中封闭的正方形在一维中是R永不能进入的。
如图0S一开始在CD边下意味着正方形ABCD不在一维世界中,随着0S上移,已开始CD边与0S重合。这时与前面讨论的(1)情况相同,R看到C点或D点。
随着0S的继续上升,AC和BD边情况与上面讨论的(2)的情况相同。然后又到AB边与0S重合。直至0S远离正方形,这样正方形在R眼中便成了一连串连续的点,他永不知正方形是什么,因为在他的常识里只有点的概念,一切存在物皆是点,并且正方形只存在于一维世界中的一定时间内。
这又有几个问题需要考虑一下:
to时刻一维世界中任一物的位置与tx时刻中的位置还一样吗?因为to与空间构成的时空不同于tx同空间组成的那个时空,由此两者的位置应是不同的,但任一物在一维时空中总有其在某一位置处所有时间的轨迹,这样两者又可以是相同的。
据此,若ABCD是一维世界中的一定时空内的存在就意味着正方形ABCD在移动或者一维世界在移动。这就意味着同一个正方形可以存在于不同一维世界中的不同时间段,同样同一一维宇宙也可以经过不同的正方形。但不论如何有一点总要注意到,正方形在一维人眼中消失、不存在,在一维世界中不存在并不意味着正方形的消失。运动造成了这种情况,两者相遇总是极少状态和占据极少频率,并且正方形也不可能在一维世界中被消失,它在一维中是永无法破坏的,它只能由二维及更高维的人来破坏。
是否存在着一维世界不变而正方形也不变,两者现状永远是将来状呢?
如果ABCD是一维世界中的过程存在物,则AC与BD的自身的长度便是时间的概念了,它只有在时间中才被看到和感觉。
有这样一种情况,假若CD边是空的,则有可能R在CD之间,这样随着0S上升,看到的是两个点,一个在左,一个在右。那当0S到与AB重合时,R又将如何呢?他永不可能穿过AB,这样他有可能被CABD带到其他宇宙中去,抑或他沿原方向的反方向返回。但这又出现了问题,0S超过AB便远离正方形,而R返回是否还在一维世界中呢?有可能本身宇宙已脱离它的情况下,它还在宇宙中?(这确值得思索,关于动、静、时间、空间)
让我们看看二维世界。
二维世界是由长、宽二维构成的平面世界,在二维世界中的人是平面人,也即二维人,像我们书上所画的就是由线条勾勒出的平面人。
平面人眼中的任何物体皆是平面的,他看的任何东西皆是二维世界对其的切面,也即物体在二维世界中为二维世界所截取的那一平面显示。
与一维相比,二维有以下特点:
一维人仅能看到点,二维人不但能看到点,还能看到线和面,这说明每增加一维,则由于增加所带来的优点与不增加时所具有的一些优点全包括在内了。
一维人不可逾越的是点;二维人不可逾越的是线和面。你想阻止一维人,在其前画个点即可;你想阻止平面人,最好画个封闭的图形,否则不封闭,他有可能走过去,只不过走得更远而已。如图:
图(1)中,画了一个线段来阻止平面人,但他可以绕过两端中的任何一端而走过去。除非画的是直线他才无法绕过。
图(2)中,平面人永无法在平面中摆脱束缚圈。他若无他人帮忙将永远呆在里面永出不来。
二维世界只比一维世界多了一维,但内含却远比一维多得太多,这里二维是一维的二倍,但所包括却远比一维世界的二倍所能及的。
大一点说,二维本身包括了无数个一维,只不过二维世界中,一维中的时间因素成了构成二维事物的空间因素,并且在一维中需要在时间范围内描述的轨迹皆成了二维物中片刻的存在了。
由此可见,在一维中不同时刻中的连续在二维中成了片刻的空间构成,这样二维中的某一时刻的构成物皆是一维中不少时刻连续的积累。相比较而言,二维消解了一维中的不少过程,而直接表现为一维中某一开始时刻至某一结束时刻的连缀。因此二维人多了一维人对物的直观把握,能一下看到空间物而忽略其时间的过程性。
二维对一维而言相对自由得多,平面人可以消灭一维人,并且可以任意给一维人制造麻烦。而一维人却从不知为什么凭空出现一些东西,并且二维人干涉一维人用的是二维世界的东西,只不过它在一维世界中仅保留了一维的特性。
二维只比一维多一维,但图形却截然不同了。一维中仅有长;二维中有长和宽;这样一维图形为——,二维图形可为□。但这却带来思维上的飞跃,思想的深度和广度大为拓展和延伸。
可以这么说,由于多了一维,平面人可以把一维世界中所有的一切尽收眼底,且明明白白,毫无困难,他超越了一维所在的限制,并且站在一维之外清清楚楚地看着一维中发生的一切事,他能看到一维人所不能看到和感受的二维事物。因此一维世界在平面人眼里是完全暴露的,而平面人在一维人眼里却是神秘的和不可想象的,他会认为二维人具有魔法,轻而易举地做些自己做不到的事,比如说他无法跨越他前面的一个点,但这个点对二维人来说根本构不成障碍。
我们要注意,宽的一维的加入,使二维世界多了一维所不具有的宽的空间,正是在这个宽的空间上才使二维人能完完全全了然一维中所有事物于心。
对我们而言,一维人要认识一个线段,必须把他在不同时刻的线段在其世界中的截取连缀起来,但一维人做不到。
那么二维人又怎样看待三维事物的呢?
假想一个二维人来到三维世界,在他眼中我们手中的碗会是什么样子呢?从下到上,他先看到一定数量的○,然后又看到一定数量的●,接下来看到的是越来越大的圆。这样我们平常用的碗,在平面人眼中成了怪物。
由于平面人没有高的概念,即没有上或下的概念,因为他们的世界没有它存在的必要,他们的脑海中只有长、宽。因此高对他们也是个时间延续的问题,并且由高所带来的一切变化他们也浑然不觉,以致于他们在高引起变化的事物中时仍以平面态度看它。如图我们假定有个正方体,它在二维世界中仅只是个正方形。
如图在平面(2)的世界中,平面人只能看到ABCD,而看不到一个正方体ABCD——ABCD。
由于没有上或下及高的概念,平面人只能意识到他在平面(2)内看到的正方形ABCD之间的边角转换,即BC顺时针旋转90°便到了AB或CD边,但这都是在他所熟悉的二维世界中。
现在情况不同了,平面人走到BC边上,他看不到BC之上的东西,因此BC也成了平面人所在的二维世界与高维的结合处,所以当平面人踏入BC继续行走时他仍会认为他在二维世界,孰不知他已走出二维步入他看不到的三维之中去了,即高维。并且不知不觉他旋转了90°,即从二维世界步入高维经历了一个90°的折,但他全然无法觉察,并且把高维也当作自身的二维,所以他就变模糊了,为何正方形那么多,走完一个又一个,而这是他从未遇到过的怪事。
对于一个平面人而言,他无法想象正方体是什么样子的,因为他没有高的概念,所以他看到的正方体全是正方形,由于没高上的90°角折的意识,他也无法将所见的联系在一起。
但正方体对于一维人而言更是不可想象,他们认识正方形就已经是个难题了,更何况认识正方体。
如同一维世界在二维人眼中无所隐蔽,二维世界在三维世界人即立体人眼中也是无所隐蔽的,它完全向立体人敞开。
三维人不但具有一维人、平面人的能力还具有三维人独特的能力。在二维人那里,一维人对他们的吃惊程度不亚于他们对三维人的吃惊程度,因为他们在三维人面前所做的一切都无济于事,在二维人眼中,三维人具有不可想象和理解的魔力,如图:
图(1)是平面世界中一瓶中有一物,瓶塞已塞好,对于平面人而言,取出瓶中物只有一法:打开瓶塞,但对于我们而言却完全不必打开瓶塞。因为对平面人形成障碍的瓶壁(在立体人眼中仅是线)对三维人丝毫构不成障碍,三维人可以直接从瓶中把物体拿出来,即立体人从高这一维中把瓶中物体拿到平面人看不到的高维空间中,后再放回到二维世界中的瓶外,这对立体人轻而易举,但平面人却看到瓶中物体突然失踪不见,又突出跑到瓶外,这对他们而言实在不可思议、太神奇了。
图(2)是一个平面人被关进监狱中,他无论如何也无法逃脱,因为他无法通过墙壁,所以他无法可想,但对一个三维人而言,是不存在这样的忧虑的。如图二维中的监狱同二维中的瓶一样,它是关不住任何一个犯人的,因为二维监狱只在长、宽这个平面上对人才有约束作用,但在高这个维度上,它就失去作用了,因此可以通过高维摆脱它。三维人想救监狱中的平面人很容易,只需把他拿到高维中来,然后再放回二维中的监狱之外就行了,这个二维世界看来,仍是犯人突然消失不见了又突然出现在监狱外边。
由此可知,一定维度的障碍仅对该维度内的物体构成障碍,而对他之外的维度(高维度)内的物体而言,它不但不成为其障碍,而且可以在他之外的维里面被轻易地解决。
三维人可以改变二维中物体的原状态和性质,这对三维人而言轻而易举。
例如:三维人可以使二维人的手互换,使二维人身上的器官也换位,这在二维世界是不可能的。例如:
一个平面人在二维中原是(1),但三维人把他拿出来,来个°旋转之后又放回二维中,结果同是一个人,但左右手以及左右腿全互换了。
这样其他平面人看他觉得很奇怪:他怎么全身调换了。左手变成右手,右手变成左手,脚也一样。但在他看来,他并没有变,但他觉得其他人都变了:左右手互换,脚也一样。
这种怪事的原因不可能在二维中得以解释,只能从高维中去解释,但二维人根本不可能想象得到高维,即他们不肯认他们宇宙之外还会有宇宙,所以这对他们永远是个谜。
症结仅仅在于二维中不允许翻转,也没有旋转多少度的概念,而这个人正是在高维中经旋转后才这样的。试想不知为何物的世界怎么能知其原因呢?这样谜也便由人的规定性以及世界的规定性而永远成为谜,因为宇宙自身的选择与规定排斥了获得答案的可能性。
我们注意到,一维的长,到二维的长、宽,到三维的长、宽、高,即正方体,变化之多。
从“——”到“□”增加宽维,图形增加三个边。
从“□”到“正方体(或长方体)”增加高维,图形增加5个面。
由此是否可以得出N维宇宙图形边或面数比它前面的维多(2n-1)个?
从以上对一维、二维、三维各自宇宙世界的分析,我们可以有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任何一个宇宙自身的存在维数决定着该宇宙内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认识内容。一维宇宙内的观测者只能看到点;二维宇宙中的平面人只能认识事物的长、宽内容;同样三维宇宙中的三维人也只能认识事物的长、宽、高方面。由此可见,宇宙的自身存在方式决定了该宇宙内所有事物的存在方式,也规定了该宇宙内一切可以被认识的内容,观察者也无法摆脱宇宙自身维数对自己的决定性作用。
第二、任增加一维,相应形成的新的宇宙内容大大超越了前之宇宙,并且不仅仅只是多了几倍的问题。一维世界的内容相对于二维世界来说显得太枯燥、单调、渺小了。但二维宇宙相对于三维宇宙来讲又显得太单薄而无足轻重。
第三、每增加一维,则原有的常识、习俗观念也就完全失去了作用,并且增加的一维由于在原宇宙中并不存在,因此它也是不可想象的。
第四、每一宇宙在它增加一维后形成的新的宇宙面前是完全透视的,完全敞开的,而后者对它却是完全隐蔽和不可知的。
#思维#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同一宇宙中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及事物的距离与时间和认识之间的关系。
如图,S轴上的名是O时刻某一宇宙空间内所有的事物的集合,任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为d,图中选取几点,按顺序相邻两点间的d相等。T轴是某一位置上事物经过的一切时间。纵轴右边的标号则表明与O处于同一空间中的其它事物在O观测时出现在O视野中的该物及其时间。
S轴上所标的A与-A仅表示两事物虽与O处距离相等,但方向与O相反,即分别处于O的两边。
T轴中的字母标号仅表明字母所代表物体在其距O一定距离位置上为O所看到的相应时间。只要O位置不变,也可以说字母所代表的事物本身就可以描述为时间,而时间也可以描述为事物。
假设距O处dX远的物体闪现在O眼中时间为TY,则有TY=dX/c(其中c为光速3×108米/秒)。
不过并非可直接用此公式,虽然在一定时空中dX是一定的,但若O不看它,则不可用,用它只有以O看它为起始时间。
如图假定O沿OS方向看,则ABCDE所相应出现的时间如图所示,假定O看到E后又沿SO方向看,则-A出现在T6位置上,而我们知道本来A与-A应花同样时间定在t1,即t1=d/c,但由于人的观看方向、角度的不同,实际上使原距离发生了变化,-A可看作在E后并与E相距d的一个物体。
实际上,A、B、C、D、E、-A、-B7个物体出现于O视野中时间顺序共有7!种,而实际的可能是仅有一种,也即1/7!。
虽然是同样的事物,由于采取不同的顺序认知,结果就大相径庭。相对来说,一个人视野是否开阔,认识是否深入除了和物与人的距离有关之外,还受人的选择方向上的影响.一个人的一定认识总是与一个人选择一定的方向认识事物相联系,方向的不同,看事物的次序不同,必会使人对所认识的即使是相同对象也会各有不同的组合与排列,形成各自独特的认识反映内容。
因此,同一宇宙中,未被认识的事物未必是离观测者相距很远的距离,有时可能很近,因其方向选择与持续而使它被排斥在观测范围之内。如图,若O仅沿OS方向,即使-A离O如何近,O也永不会发现并认识它。
下面我们单独来谈谈三维与四维之间的认识关系。
在这里,我们采取爱因斯坦的说法,第四维为时间维,而不是第四空间。(如果第五维是振动,它蜷曲成很少的球,我们无法观测到也无法感受得到,它是普朗克常量,那么超维生命怎么会表现为超然大物呢?这着实让人难解。是这样的么?不是么?为什么?)
如果时间是第四维,那么四维世界中的物体应是什么样的呢?
我们知道,二维比一维多个宽维,于是二维世界便是一维世界在宽维上的无限扩展所成;同样三维比二维多一个高维,三维世界是二维世界在高维上的无限扩展而成。因此四维比三维多一时间维,因此四维物体生活在时间维中并且四维世界是三维世界在时间维中无限扩展而成的。
有个疑问:不论是一维、二维还是三维它们均是在时间中延续,那么当时间成为第四维时,时间本身是物体存在的一个方面,那在四维宇宙中,生物又将在什么状态中持续呢?四维又在什么中延续呢?因为时间不可能再由时间维延续,而时间维也不可能再在时间中延续,那四维世界以什么来延续呢?(这个疑惑本身不就是我们的认识局限的反映么?如果第五维是振动,那么他们可能是在振动中延续呀。是么?不是么?为什么?)
我们知道,三维物体只由其长、宽存在于二维中,而三维物体的高则在二维中不显,但二维人却可以经过一段时间经由其截面连续看三维物体的高在其视野内的截面,并且平面人看完高是他花一定时间完成的,他只要把这些截面联系起来便有了物体的高,但是他做不到,他也想不出高是什么样子;同样,当时间成为第四维,我们看四维物体时我们也只能看到他身上三维的部分,而看不到他的四维内容,同样我们也想象不出他是什么样子。
由前可知,如同把三维物体当作一个面,则四维物体比三维物体多7个面,并且多出的面全在第四维中,我们只能见到我们三维中所见物体的那一个面,我们只能在时间延续中感受那仅有的我们见到的一个面,相对于二维人感受高的横截面一样。我们也在感受时间的片面,但我们可否像二维人把横截面联想一起时能得到高(虽然他做不到),我们想象一个物体自它进入我们视野以时间延续其存在直至其消失,我们可否把我们从该物体开始出现时一直至消失时它的每时每刻的被我们看到的三维状联系在一起,从而得出该物体在时间维中的存在与显现呢?这样做当然可以,问题又出来了,二维人看三维物体时的困难在我们身上也上演了,我们无法克服我们自身宇宙的缺陷,去想象一个我们看不到也感受不到的维里的东西,下面让我们具体分析一下它的难度在哪儿吧。
以人为例,由于我们人之一生在时间中渡过,一个人自出生至死亡的过程就构成了一个人的一生,从少年、青年、中年至老年。从这个地方、那个地方,方方不同,地处极多,因此一个人的一生被时时刻刻的地点固定下来,对我们来说,一生是不短的时月,但若从时间维中来看,一个物从其产生至消失这个过程才构成了它在时间维中的存在,因此我们要想象四维中观察者的形象就不得不把一个人自出生至死亡的这一生时光的过程全都联系起来,也即四维中的人是我们三维中的人一生的完整体现,并且他不是如我们一样在时间流逝中一段段地体现,而是我们一生经历的过程一下子全浓缩在一个形象上于四维时间中的片刻中表现出来。
我们如何能想象一个人,他的存在包括了我们每个人一生的所有阶段,由于我们三维世界中,每个片刻的人也都是完整的独立体,我们根本不可能也不能想象出来我们每时每刻的存在只是一部分甚至是整体中的极小极小的一部分一样,如图相对于一个正方体,二维中仅体现正方形一样,如果把四维人比作正方体,我们则就是正方形了,难就难在第四维中是一小部分的在我们宇宙中成了一个相对独立完整体。
想象一下四维中兔子可能是什么样子。四维时间中的兔子它体现为我们从兔子出生至死亡的所有内容,并且我们看到的三维中的兔子仅仅只是四维中兔子总体的八分之一,我们如何能想象一只活蹦乱跳的兔子仅仅只是一物中的一小部分,甚至我们更想不到它怎样生活以及如何行动等等。
有些问题我认为探讨一下还是有必要的。
一位画家画了一位四维人画像,他认为在四维人眼中,我们在每时每刻都被从各个方面、角落观测,如同在我们眼中平面人一展无余,甚至连我们的内脏也为他清清楚楚地看到,并且伸出摸我们的心脏等等。这样在我们眼中,对四维人的一切设防都是没用的,他显得全知全能,但我们却丝毫不知他,甚至不知他的存在。
如同一个柱子在一维世界中是花一定时间从头到尾全部是点的轨迹,我们又如何能想象得到一个四维物体的四维时间态在我们开始从三维中观察一直到我们在一定时间之后,终于把它观察完,所观察到的所有均是一个物体上的固有东西,它的固有的时间使我们必须在时间一定持续中才能相应地感受完他的相应时间态。困难在于我们的认识告诉我们不论是在任何时刻,我们所看到的东西都是一个个事物,而不是某一事物的片面及一部分,因为事物总是作为整体展现在我们面前,所以要想象出四维人,我们必须承认我们所看到的仅仅只是一小部分,并且是一事物的一小小部分,还有比我们看到的更多的事物的那部分我们看不到。我们必须向我们一贯的常识及认识事物的模式发动攻击,并且时刻坚持想象超维的人,以期慢慢改变人在三维世界中大脑的进化与单面突出发展。
四维人可以做许许多多我们永远做不到的事,并且这些事在他轻而易举,原因他可以依靠多出我们的第四维,使一切在我们三维中无法解决的问题都拿到四维中,在第四维中得到解决。他可以轻而易举地把我们从监狱中救走,甚至让我们在此世消失,他们可以随便穿越我们的房屋、大山等等。银行内再保险的措施在他们那里出失去作用。
在我们看来,宇宙就是以长、宽、高三维存在着的,除此之外,宇宙没有任何空间,并且除此之外,没有任何东西可存在,因此我们宇宙的存在方式以及宇宙的维也使我们接受了它,并认为它就是这样,因此除长、宽、高之外的其它维的存在对我们不可思议,因为我们实在想象不出哪外维存在哪个地方,在这里我们应嘲笑的是我们自己而不是他人。我们自己人为设定了标准并当成颠扑不破的真理。因此我们在为自己束缚的走不出去,使我们仅仅在束缚的范围内打转。
我们由前面已知,在第四维中,我们三维中的一切常识、认识全都是荒谬的,但我们提的有关四维的问题仍是在我们三维的认识与常识下提出来的,我们太幼稚的和没作用的问题常让我们自得其乐并且为此而满足。
有一位关于四维物体图型的想法,即认为超维中物体存在的图形是超立方体,它在我们宇宙中所显露的仅仅只是一个立方体。
由此我们应认识到我们自身的缺陷以及我们自身宇宙的选择性。
通过维与维的分析,我们应注意到还原论对我们而言仅仅只知道整体的各个具体细节,但我们却不能把它们还原为整体,在这里,具体的各部分的分析无助于对整体的了解,也无法提示整体。我们所感知的很可能是高维物体的一个个部分,但我们不能想象出也无法还原它的整体形象。
由此可见,还原论还是有很大缺陷的,它只有在同一世界里,同一世界中的人看同一世界中的事物,因为已从整体上把握,这时再把事物还原为各部分这显然有益于对事物的认识。
人的想象是在三维中进行的,它的来源全是三维世界中所见所闻所感的一切东西,从三维中来的形象当然形成的也只能是三维中的形象,所以我们的大脑一直在三维世界中进化,并且进化后的人脑也越来越三维化了。希望能有那么一天,人脑进化到足够高度以致可以突破三维进行高维想象,我想现在人脑的无能为力是人脑没发展到那个程度,以致它无法摆脱三维局限,有理由相信人脑总有一天能进行非实际可感的三维的创造与想象。
通过分析,我们也透露出我们人类自身认识上为自己设的卡,不论在哪个方面,我们都能过份强调我们的大脑对外物的依赖,而忽视了大脑这些具体物体的相对依赖性和绝对自由性,由此往往让我们的大脑停止自由思维而仅让它为外物服务。
最突出的人自身局限体现在人的认识上。
人太注重历史的现实因素,太注重经验知识的作用,以致于人的认识根本没有自由性,倒是依赖性在一天天加重。
真正有益于人的思维的认识,不应是强调外物对认识的决定作用,更应强调人的一定认识虽依赖一定外物形成,但一旦形成便同该外物处于自由关系而不再仅仅是依赖关系了,否则人永远达不到认识上的自由,最多只不过是认识上的奴隶。
充塞我们目前社会生活的大多是社会的、历史的东西,它们过去约束人,现在约束人,但它们早已应成为人选择与否的对象而不应是紧紧依赖的对象,这是什么原因造成?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教育,我们的选择。
所以在当今世界,真正意义上的思想自由者,能自由对待一切物,并让一切处于思考对象之上,但这样的人实在是太少了,很多所谓的思想者并没有真正的思想,他们只是在宣传人为外物所役使的口号以及证明了一个人为物所役使时的自得之乐。
不论是高维还是超时空,它们不论是否真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它为我们提供了开发人大脑想象的新的途径和方式,它在某一方面为人的大脑的开发比它本身的真假更重要,太实际了不是好事。
21世纪的教育应该走向思维教育,教育的核心就是思维品质,并且通过思维的训练促进人的思想自由的发展,从而促进人格的相对自由与不断完善,同时也是思维品质的提升与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