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年前中国第一辆东方红拖拉机正式出

64年前,即年7月20日,中国第一辆“东方红”54型履带式拖拉机正式出厂。

生产线上的“东方红”拖拉机。

位于河南洛阳剑河西部的第一拖拉机制造厂(现为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引进了苏联DT-54拖拉机的技术,配备54马力柴油机,5进1退变速箱,另有推土机和液压悬挂等改进型。

“东方红”拖拉机进入中国农村。

“东方红”54型拖拉机不仅在农垦方面使用广泛,还在水利、交通、土方施工等方面得到大量应用。这种拖拉机每天可以耕地8公顷(亩),是耕牛效率的40多倍。20世纪80年代之前,“东方红”54型和75型完成了中国70%以上的机耕地任务。

DT-54拖拉机原型车。

年11月,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STZ)开始批量生产具有传奇色彩的DT-54拖拉机。这种拖拉机一经问世便大获成功,持续生产长达30年,总产量接近万辆。

二战爆发之前,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的设计团队就已经开始研制大马力柴油发动机。上世纪30年代中期,该厂设计并测试了1-MD柴油发动机。然而,当时苏联工业水平还不具备大批量生产这种发动机的能力。尽管如此,即便在战争期间,当哈尔科夫和斯大林格勒的拖拉机厂被疏散到阿尔泰时,这个方面的工作依旧没有停止。正是在这样的技术基础上,新成立的阿尔泰拖拉机厂(ATZ)设计团队在很短的时间就完成了相关设计,并在年制造出配备柴油发动机的DT-54履带式拖拉机的第一辆原型车。

DT-54拖拉机剖面图。

DT-54拖拉机采用发动机前置,变速箱、主动轮后置设计,整体布局、底盘和行动部分与此前的ATZ-NATI相似。这种新型拖拉机的主要亮点就是D-54柴油发动机,采用涡流室混合的直列四缸发动机,气缸容积7.5升,功率54马力。与ATZ-NATI采用的化油器发动机相比,D-54结构要复杂得多,采用带手动泵的活塞泵、两个燃油滤清器、一个高压燃油泵、针式喷油嘴。为了增加发动机寿命,能够使用劣质燃料,柴油经过粗滤器和细滤器的过滤。此外,还有机油和空气的过滤装置。设计师还研制了配套的五档手动变速箱,以及一个选装的两档变速箱。

生产线上的DT-54拖拉机。

为了提高可靠性,还在行动装置中安装了自紧式金属密封件,可以防止尘土进入轴承和其他摩擦部件。此外,为DT-54拖拉机研制了可靠性更高的先进电气设备,并能够为外接设备提供电源。

驶出总装厂房的DT-54拖拉机。

同时,设计师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3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