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车底盘的组成与作用
汽车底盘由传动系统、行驶系统、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四部分组成。
底盘作用是支承、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总成,形成汽车的整体造型,并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保证汽车能正常行驶。
1.传动系统
传动系统由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万向节、主减速器、差速器和驱动半轴等组成。
汽车传动系统的功用是将发动机发出的动力传给驱动车轮推动汽车行驶。
传动系统具有减速、变速、倒车、中断动力、轮间差速和轴间差速等功能,与发动机配合工作,保证汽车在各种工况条件下的正常行驶。
2.行驶系统
行驶系统一般由车架、车桥、车轮和悬架等组成。
汽车行驶系统的作用是把来自于传动系的转矩转化为地面对车辆的牵引力;承受外界对汽车的各种作用力和力矩;减少振动,缓和冲击,保证汽车正常、平顺地行驶。
3.转向系统
汽车转向系统由转向盘、转向柱、转向机、转向助力机构等组成。
汽车转向系统的作用是保证汽车能按驾驶人的意愿进行直线或转向行驶。汽车的转向系按转向能源的不同分为机械转向系和动力转向系两大类。
4.制动系统
汽车制动系统的作用是根据需要使汽车减速或在最短的距离内停车,以保证行车的安全。汽车制动系统一般由行车制动器、驻车制动器等组成。行车制动器又可分为盘式制动器和鼓式制动器。目前汽车制动系统中常用盘式制动器。
(1)行车制动装置行车制动装置是驾驶人用脚操纵的制动装置,在行车中经常使用。制动器安装在汽车的全部车轮上。
(2)驻车制动装置驻车制动装置是驾驶人用手操纵的制动装置,主要用于停车后防止汽车滑溜。在行车制动装置失效时或在坡道上起步时,临时可用驻车制动装置。普通的汽车(轿车)中,制动系统只配备了行车制动装置和驻车制动装置。
二、传动系统的布置形式
汽车传动系统的常见布置形式主要与发动机的位置及汽车的驱动形式有关。汽车传动系统的布置形式可以分为以下五类:
1.前置后驱(FR)
前置后驱的全称叫做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是一种比较传统的驱动形式。其中前排车轮负责转向,由后排车轮来承担整个车辆的驱动工作。在这种驱动形式中,发动机输出的动力全部输送到后驱动桥上,驱动后轮使汽车前进。丰田锐志汽车即为典型的前置后驱布置形式。
2.前置前驱(FF)
前置前驱的全称是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前置前驱是现代小、中型汽车普遍采用的布置方案。
前置前驱的优点是:降低了车厢地台,操控性有明显的转向不足特性,另外其抗侧滑的能力也比FR强。
前置前驱的缺点是:上坡时驱动轮附着力会减小;前轮由于驱动兼转向,导致结构复杂、工作条件恶劣。
3.中置后驱(MR)
中置后驱的全称是发动机中置后轮驱动,发动机放置在前、后轴之间,同时采用后轮驱动,类似F1赛车的布置形式。还有一种“前中置发动机”,即发动机置于前轴之后、乘员之前,类似于FR,但能达到与MR一样的理想轴荷分配,从而提高操控性。
中置后驱的优点是:轴荷分配均匀,具有很中性的操控特性。
中置后驱的缺点是:发动机占去了座舱的空间,降低了空间利用率和实用性,因此MR大都是追求操控表现的跑车,如保时捷。
4.后置后驱(RR)
后置后驱的全称是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早期广泛应用在微型车上,现在多应用在大客车上,轿车上已很少用。
后置后驱的优点是:结构紧凑,没有沉重的传动轴,也没有复杂的前轮转向兼驱动结构。
后置后驱的缺点是:后轴荷较大,在操控性方面会产生与FF相反的转向过度倾向。因此,这种布置方式仅应用在擅长甩尾的高性能跑车上,如保时捷carrera系列跑车。
5.四轮驱动(4WD)
所谓四轮驱动,是指汽车前后轮都有动力,可按行驶路面状态不同而将发动机输出转矩按不同比例分布在前后所有的车轮上,以提高汽车的行驶能力。一般用4×4或4WD来表示,如果一辆车上标有上述字样,那就表示该车具有四轮驱动的功能。四轮驱动一般用在越野车、SUV上,现在很多中高档轿车和豪华跑车也采用了该项配置。
四轮驱动系统最显著的特征是具有分动器。同时,根据四轮驱动力分配情况,四轮驱动又分为分时四驱、全时四驱和适时驱动。
(来源:网络)AMEE上海国际汽车底盘系统与制造工程技术展览会将于年11月23-25日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举办,预计将有家全球优秀供应商展示底盘设计与研发、前瞻与趋势、先进制造工艺、产品工程等技术解决方案,展会同期举办12个品牌论坛,近位来自整车、底盘系统领域的技术专家、教授、供应商代表等嘉宾将出席主题演讲,这是不可过错的行业盛会。
联络我们:
米创博隆展览(上海)有限公司
项目一部:
+、
邮箱:info1
amee-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