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3月召开的绍兴市委文化工作会议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人文为魂,高水平推进新时代文化绍兴建设,努力创造绍兴文化新的高峰,以文化先行、精神富有为建设高水平网络大城市、打造新时代共同富裕地注入强大动力。这既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一次市域实践,更是贯彻落实省委文化工作会议和市第九次党代会部署的有力举措。在绍兴入选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40周年之际,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彰显绍兴文化的鲜明特质,巩固提升绍兴文化在全国全省文化版图中的重要地位,擦亮绍兴打造共同富裕地的文化金名片。
一要赓续绍兴红色血脉,聚力夯实政治思想理论根基。一方面,要坚定不移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坚持不懈把党史作为必修课、常修课,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和总书记对绍兴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精心谋划、扎实开展专题学习、专题宣讲、专题实践等活动,持续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另一方面,要扎实推进本土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工程,持续深入学习绍兴地方党史,开展绍兴党史文物遗址保护和展示活动,将红色文化资源纳入全市文旅资源整体规划,打造一批红色经典旅游线路,不断讲好讲活绍兴红色故事,切实传承好、维护好绍兴红色精神谱系。
二要加强文化研究阐释,持续解码历史文化名城基因。文化是绍兴的宝贵财富和最大优势,大禹文化、古越文化、名士文化、浙东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等从时间纵轴上贯穿起绍兴数千年发展史,而书法文化、黄酒文化、阳明文化、运河文化等则是散落其间的一座座高峰。立足文化这一核心优势,深入实施绍兴文化研究工程,就是要持续深耕宋韵文化、诗路文化、名人文化、古城文化等标志性文化符号,通过不断加强与国内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加强研究阐释,创新推进越文化解码工程、宋韵文化传世工程、名人文化焕活行动和古城文化激活行动,为全面打造“典籍里的绍兴”、宋韵文化主要节点城市、古城保护利用新典范,最终实现历史文脉传承创新,夯实理论基础和智力支撑。
三要推进文化融合发展,不断开拓文化繁荣新局面。一方面,要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加大对博物馆、美术馆、非遗馆、剧院、音乐厅等重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形成文化空间新地标;同时,通过出台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清单,推动高质量文化服务共享,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另一方面,要围绕“文化产业化、产业文化化”理念,全面推进“文化+”战略,通过文化创意赋能发展,推动特色文化资源活化利用;通过数字化赋能,培育数字娱乐、沉浸式体验等新型文化业态;通过文旅融合,全面深化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不断开辟文化产业发展新高峰。
四要创新文化宣传模式,奋力打造文化传播新高地。一方面,要拓宽宣传渠道,拓展宣传思路,丰富宣传手段,持续办好兰亭书法节、公祭大禹陵典礼、阳明心学大会等各项传统大型节会活动,切实提升既有文化宣传品牌的长效影响;同时,创新举办各类新型文化节会,积极争取具有全国乃至全球影响力的文化节会项目落户绍兴,创造性用好亚运宣传契机,不断形成绍兴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新增长点。另一方面,要积极打造平台传播阵地,深入运营“打卡绍兴”话题,提升绍兴城市热度,形成全民共享、全民参与、全民宣传的良好氛围,持续领跑全国“抖IN城市”话题榜;同时,策划推出一批鲜活反映绍兴千年文脉和历史特质的宣传片、纪录片、短视频等,投放各大主流平台,广泛开辟对外传播新窗口,不断提升绍兴城市形象宣传品质。
—END—
来源:绍兴日报
主办: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新闻办、
市新闻出版局)、市委网信办
编辑:市新闻传媒中心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