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运行中的常见问题排除

轴承运行中常见问题的排除轴承若运转不正常时,轴承若运转不正常时,通常表现出许多症状,大致可分为七大类:通常表现出许多症状,大致可分为七大类:A:轴承过热;B:噪音大;C:振动;D:机械性能达不到满意效果;E:轴承在轴上松动F:更换频率高;G:轴心转动困难。随着轴承不同程度的破坏,往往都是二次破坏的结果,要有效的排除这些轴承问题,必须先观察这些轴承应用情况,然后再分析这些损坏的原因。

一、轴承过热原因:

1.润滑脂或机油失效或选用错误。相应的办法是:选择正确的润滑脂或机油,检查润滑脂或机油的相容性。

2.油位太低,润滑剂从油封流失,轴承箱内润滑脂不足。

对策:油位应该略低于最下面一个滚动体的中心,轴承箱内润滑脂填充约1/3至1/2空间。

3.油位太高或轴承箱润滑脂完全添满,这样会导致润滑剂充分搅拌而产生高温或漏油。

对策:润滑脂添入箱内至1/2;若机油润滑,油位略低于最下方滚动体的中心。

4.轴承间隙不适当,当有热流通过轴心时,导致内环过分膨胀。

对策:检查过热轴承的间隙是否是原始的设计范围,如果是,请改用较大的间隙,改成C3或C3改成C4。

5.接触型(摩擦)油封太干或弹簧过紧。

对策:更换接触型的油封,并润滑其油封表面。

6.轴承箱内孔不圆,轴承箱扭曲变形、支撑面不平坦、箱孔内径过小。

对策:检查轴承箱、内孔,调整底座调整片均匀分布。

7.旋转油封与压盖相摩擦,或轴肩摩擦到轴承密封盖上。

对策;检查旋转的油封的运转间隙以避免摩擦,防止不对正。

8.交叉定位或一轴上有两个定位轴承,由于过多轴向膨胀而导致轴承内间隙不足。

对策:

1)在轴承箱和端盖凸缘之间插入调整片以释放轴承的轴向预压。

2)将任一轴承箱的端盖往外移,利用调整片以获得介于轴承箱和外环之间的间隙,有可能的话施加轴向弹簧力量在外环上,以降低轴的轴向浮动。

9.紧定套过分紧锁。

对策;放松固定螺帽与套筒,重新锁紧,确保轴承能自由的旋转。

10.具有两个或多个轴承的轴心耦合时,产生不正确的直线偏差或角度歪斜。

对策;由调整片来调整正确的对位,确保轴心耦合在一条直线上,尤其是当轴上同时有三个或多个轴承运转时,更得注意。

11.轴的直径过大,导致内环膨胀过多,减少轴承间隙。

对策:

1)研磨轴径,使轴与轴承内环之间获得一适当的配合。

2)改用径向间隙大的轴承。

12.由于轴承箱孔的材质太软受力后孔径变大,导致外环在箱孔内打滑。

对策:改善箱体材质或加工一个钢质衬套挤进箱孔,然后加工衬套内孔至正确尺寸。

二、噪音

1.润滑脂或机油失效,润滑剂型号选择不当。

对策:选择适当的润滑剂,应确认它们的相容性。

2.油位太低或轴承箱润滑脂不足。

对策:油位应略低于最下方滚动体的中心,轴承箱内填充润滑脂1/3~1/2空间。

3.轴承内部间隙不适当,紧定套筒过分锁紧,轴径过大与轴承内孔过盈太大等都能造成轴承间隙减小,当轴面有热流通过时,导致内环过分膨胀。

对策:

1)检查过热轴承间隙是否与原始设计相符,如果依旧,可以改用较大间隙。如由“0”组改成“C3”由“C3”改成“C4”。

2)改善紧定套筒锁紧量,检测径向间隙,确定在适当的位置。

3)调整轴与轴承内孔的配合关系。

4.脏物、砂粒粉尘或其它污染物进入轴承箱。

对策:将轴承箱清洗干净,更换新的油封或改良油封设计。

5.水、酸、油漆或其它腐蚀性物质进入轴承箱。

对策:安装一保护性防压盖或甩压环以防止外物进入轴承。

6.轴承箱内孔不圆、扭曲变形、内孔过小。

对策:检查轴承箱是否挤压轴承,孔径尺寸是否正确。

7.安装轴承前轴承箱内的碎片,异物没有清除干净。

对策:仔细清洗轴承箱和轴承本身。

8.(交叉定位)同一轴上有两个定位轴承,而引起的不对正或由于轴热膨胀而导致轴承内部间隙不足。

对策:调整轴承箱与端盖之间的调整垫片,使轴承箱与外环之间有一定的间隙。

9.轴肩摩擦到轴承密封盖,轴肩部直径不正确与保持架摩擦。

对策:重新加工轴肩,检查肩部直径及圆角。

10.外环与轴承箱扭曲,轴与内环扭曲。是由于箱孔圆角过大;没有足够的支撑。轴肩圆角过大,没有足够支撑,两端面靠不实。

对策:重新加工箱孔圆角和轴肩的圆角。

11.不正确的安装方式,用锤直接敲到轴承上,导致轴承工作表面有磕伤。

对策:选择正确的安装方法:套筒法、加热法、油压法等。

12.固定垫圈的太阳片(锁紧垫片)摩擦到轴承。

对策:将太阳片打倒或更换新的

13.设备中的转动件干涉到静止件。

对策:仔细检查,避免发生干涉现象。

14.轴承间隙过大导致振动。

15.设备振动,检查设备旋转件的平衡量校正之。

三、振动

1.脏物、异物、砂粒或其它污染物进入箱体中。

对策:将轴承箱清洗干净,更换新的油封。

2.水、酸、油漆或其它腐蚀性物质进入轴承箱中。

对策:安装一个保护性防尘盖,改良油封。

3.轴承箱内孔不圆、扭曲变形、支撑面不平。

对策:检查轴承箱,调整支撑面、调整垫片。

4.轴径小或紧定套未锁紧。

对策:检测轴径,选择合适的配合量,重新锁紧紧定套。

5.不平衡负荷,箱孔间隙大,外环在箱孔内打滑。

对策:更换合乎设计要求孔径的轴承箱。

6.两个或多个轴承耦合,产生轴心直线偏差和角度偏差。

对策:重新调整垫片,使轴心耦合在同一直线上。

7.不正确的安装,用锤直接敲击在轴承上。

8.轴承间隙过大。

9.设备振动。

四、机械性达不到设计要求

1.轴承内部间隙不适当,轴承预紧力不够:选择合适的轴承。

2.轴承箱中的碎片,脏物未清除干净,或者运转过程中脏物、水、酸性污染物进入箱体中。

3.紧定套被过分锁紧或没有锁紧。

4.轴承箱孔径精度不高,箱孔变形、扭曲。

5.轴径过小,轴肩尺寸不合,与轴承相干涉。

6.由于轴径过大,或箱孔等原因,造成轴承内部间隙过小。

7.多个轴承耦合,产生不对正。

五、轴心转动困难

1.润滑失效,油位高低、轴承游隙的选择。

2.清洁程度,杂物。

3.摩擦:油封、轴肩与密封,防松片(太阳片)。

4.轴的同心度不对正,交叉定位引起的轴向卡死。

5.轴承箱精度低、扭曲。

六、轴承在轴上松动

1.轴径小,轴承内孔大。

2.过盈量不够。

3.紧定套锁紧不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8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