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性测量领导力整体论范式之我见

#简易领导学#中国人基本上不信仰宗教,但中国人有非常高明的智慧,有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人生哲学。因为难以看透,常常被看作是领导者个人的隐藏技能。象数理结构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模式化和相对稳定的心智框架,它是潜移默化地渗透、积淀并固定在人们潜意识和意识中的思维定式,通过潜意识和意识的相互作用外化于人们的认知、行为、决策和评价活动中。

清华大学天文台

《周易》筮法的取象说是以象来说明吉凶的,主张透过象辞之间的逻辑关系,揭示象辞背后蕴含的哲理。有时求象求不到,或繁杂不易求,也不易记,就用卦义来解说卦爻辞,这叫少象而不谈,专以义理来解,由此发展了“取义说”。在战国时期,取象说与取义说并用成为最流行、最根本的占筮原则。它由取象说演变而来,并与取象说相对应。卦义也称为卦德,是从具体的物象中抽象出卦的基本性质,是思维从具体到抽象在哲学上的发展。

与经典物理学不同,量子力学给了心智一个明确的位置——波函数的坍缩。机械的力不能解释发生在长距离、大时间间隔,或类似抽象因素下的因果关系,但领导力构成模型足够灵活,以心智模拟的有形世界特征为基础。通过知觉表征可以表达超过传统机械力的大小范围和方向,例如对系统动态演化、情感动机或人际沟通的因果关系。

如果一幅卦从下往上六个爻全是阳爻叫纯阳之卦,全是阴爻叫纯阴之卦,整个乾、坤便是波粒二相性这个易简之理。《易传·系辞》(下)有“夫乾确然示人易矣,夫坤隤然示人简矣”,意思是说,天道刚健,以平易显示于人;地道柔顺,以简朴显示于人。乾代表天、君、父、男、龙、良马等具体的物象,这些具体物象的共性就是刚健,所以刚健就成了乾卦的卦义。坤卦正好与之相反,坤卦代表的是地、臣、母亲、妇女、母马、牛等,它们的共性是柔顺,柔顺就是坤卦的卦义。

《易经》开门的是乾、坤两卦,实践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时刻处于变动不居之中,所以此时所是,过时可能即非,因而要想达到中庸这种境界实际上也有相当的难度。“庸”是平常的意思,得其中道即为中庸,直觉是要靠自己培养的,如对市场的敏感度、对客户的敏感度、对财务的敏感度等。生活经验表明,女性的直觉通常比男性敏锐。

例如,一个老板看到公司提出的很多方案以后需要作出决策,便打电话去问他太太。接通电话后,老板问她:“我们第一个方案、第二个方案、第三个方案是这样的,你觉得哪一个比较好?”太太似懂非懂地说:“哎!好像第二个比较好!”老板当即就决定采用第二个方案。其他同事为此很不服气:“我们用科学的方法搞出来的方案,结果你问你太太,她懂那么多吗?”老板说:“我太太她懂不懂那么多我不知道,但是,每次问她都对!”

当然,太太的话要常听,但是太太的话又不要太听。因为太太对这个现实的东西不太了解,人们发现虽然女性的直觉比较敏锐,但是对现实的感觉不如男性。例如,女性很会煮饭烧菜,但是大厨师男性居多,因为男性对现实掌握得比较好,但对那种要想象、要猜测的事情不如女性,所以男女需要互补。

六十四卦的阴阳变化构成《易经》的象数理系统,这是我们祖先对独立存在而又神秘的客观世界的一种认识。“一阴一阳之谓道”,《易传·系辞》(上)把这个规律概括为道,并用一种符号把这种认识表现出来。这种二元心智是在观察和描述某一事物连续的形态演化即历史形态演进的过程中必然出现的,具有特殊的结构和关系,并且这种结构和关系具有动态的性质。与西方“不变”为体的形式逻辑不同,中华文明发展出“变”通的辩证逻辑。

通常所谓的辩证法可以利用《易经》中的象数理结构建立起来,它是“正、反、合”三段式辩证法的活水源头。其象数理结构可以构成辩证法的客观基础,不仅因为辩证法是在不引入时序向量以及在非连续变化的离散自然状态下做静态的概念处理,而且因为辩证法的各项基元和关系都可以从象数理结构各项基元和关系中导出。换句话说,前者只是后者的一种特殊类型。正是为了与“辩证法”相区别,我们将这种基于阴阳五行法则、对辩证法展开和补充的思维方式叫作辩证逻辑。这种辩证逻辑整体的思维方式,至今仍然是中华民族主要的认知方式。印度的因明学经过唐玄奘取回后成为“唯识宗”,是典型的印度佛教学说,它把人的意识细分成很多类,与西方分析哲学相类似,唐代以后,唯识宗就不流行了。

坎卦中实,至诚之道,《中庸》之道也。离卦中虚,明明德,《大学》之道也。因为《易经》包含的内容广博,成为其他很多学科的源头。也有人把《易经》叫作中国文化的基因,认为《易经》是构成中国文化的一部百科全书,决定了中国人的人文结构。由于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政治家、企业家在古老的《易经》中寻找轴心时代人类原创性的智慧,不仅中国人,外国人也对《易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企图从中获得一些新的启示。《易经》是中国古代典籍当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书,应该说《易经》丰富的唯物辩证思想一直在影响着我们,它曾是古老的中华民族在愚昧的黑暗中艰难跋涉的指路明灯。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人对人的影响更复杂了。领导以艺术化为基础,体现了直觉呈现的心理特征;而相生相克是管理科学化的表现,就是要勇于运用自己的理智。领导与管理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不能相互取代但却可以相互补充。当一个组织由于缺乏领导而无法展现绩效时,经常被误认为是管理出了问题,于是采用更多的管理制度加以应对,这当然无法切中要害,进而无法解决问题。领导者总是试图为组织提供一种希望和发展动力,而不是简单地发号施令。

以乾、坤定位领导与管理,人文性测量的独特之处在于从取象与取义上自我修炼,根据环境调整心智以及行动,二元交互企图将“认识你自己”与“成为你自己”完美地结合起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7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