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自己DIY的PC主机需要使用多大瓦数的电源应该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对于DIY老手来说,整机的功耗到底在什么应用场景使用多大瓦数的电源应该不会有太多的疑惑。但就是对于DIY新人来说确是个有点懵懂了,现在主机功耗大户应该数CPU和显卡两位“功耗大佬”了,其他主板、内存、散热等硬件在CPU和显卡两位功耗大神面前都只能算弟弟了。那么这次就来谈下按照自己选择的配置来选择适当瓦数的电源做为DIY硬件搭配才是最合适的。
从现在的CPU和GPU两个主机的性能天梯可以非常轻松划分出所有自己选择的CPU和显卡到底处于什么级别,当然了越高端的硬件对应的功耗自然也是非常高的,抛开那些性能超强的至强和撕裂者系列处理器,家用的I9/I7/I5、R9/R7/R5系列处理器基本的功耗W以上,满载功耗则最低也在多W以上。在GPU方面,新推出的//Ti/,RXXTX/XT,NVRTX40系和AMDRX70系显卡的除了显卡功耗稍低之外,普遍功耗也都是W起步了。
这次测试功耗的处理器是英特尔带KCPU全家桶,显卡方面则是英伟达40系(除了W功耗的之外)剩余市面上在售的所有型号显卡(RTX//Ti),AMD的对应的功耗测试会在下一次再补全了。那么来看下从代表着高端系的(IK)、中高端定位的(IK)、中端定位的(IKF)三款处理器分别搭配上40系显卡的功耗分别在满负荷、软件测试、游戏进行时实测所得出去的功耗值来便于大家选择对应瓦数电源做个参考。
这次为了应付不同的功耗的平台搭配所以选择的是市面在售的一款非常有性价比的白金牌1W的ATX3.0电源---SAMAXP1W白金牌全模组电源。
背面是XP1W白金电源的产品特点,8个中英文介绍。
无论外包装和内包装都黑白配色包装设计,用最简单的标识来表达产品。
XP系列把W、0W、1W的尺寸控制在xx86mm,小巧的尺寸在装机兼容上是有着非常好的体验。1W的瓦数几乎是可以全部制霸中高端平台了,所以这次才会使用这款电源来为平台供电,基本是一个电源全部通用。
XP系列电源采用风扇格栅与顶盖一体化的散热设计,电源内置支持PWM温控的FDB轴承14cm的散热风扇,支持智能启停与ECO30秒智能检测功能,启停功能是指电源散热通过自动温控来控制风扇的转动,并且会在低负载与电源内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自动停转,进一步降低电源的运行噪音,而ECO30秒只能检测则是指电源开机后风扇会运转30秒进行自我检测,检测通过后才会进入智能启停的状态。
还有就是这款电源的整体的内部设计方案也是主流高端电源基本都采用的主动式PFC+全桥LLC谐振+同步整流+DC-DC结构,支持—V宽幅电压,而内部的大电容则采用台系电容为主,小电容则采用日系、台系、国产等不同型号。并且通过7种电路保护测试:UVP(低电压保护)、OVP(过电压保护)、OPP(低功率保护)、OCP(过电流保护)、OTP(过温保护)、SCP(短路保护)以及SIP(浪涌保护)。
想要了解电源的各项参数就从背面铭牌既可一目了然,最大负载+3V22A/+5V20A总输出W,而+12VA最大输出功率1W,总输出额定功率瓦数1W。
全模组接口设计,和市面在售的ATX3.0一样都是带有一个原生12VHPWR供电接口,此外,电源在插满标配模组线材后,还会空出一个8Pin模组接口与一个6Pin模组接口,有需要的玩家可自行扩展。
配套的线材全部都采用了压纹线,对比先马以前的全模组电源那原装的粗线材来说,压纹线的弯曲柔软度更好,拉扯的韧性更强。这样也方便应对各种机箱的背线整理。
那么这次的功耗测试是分为以下不同的搭配来进行的:IK+RTX//Ti定位高端向,IK+RTX//Ti和IKF+RTX//Ti则定位中高端向。那么这次测试功耗的配置平台如下:
处理器:13代酷睿IK/IK/IKF
主板:华硕ROGMAXIMUSZHERO
内存:XPG龙耀LANCERDDR5716*2C34
固态:XPG翼龙S70BPCIe4.0SSD2Tb
显卡:RTX//Ti
PS:以下所测试的功耗并不代表所有相同型号CPU和GPU的功耗,只是按照上图的CPU型号和GPU型号所测出的功耗值(CPU因为在不同电压下有不同的功耗表现,GPU也是如此不同品牌不同频率的显卡功耗均有所出入),以下四项(视频、满载、软件运行、游戏进行时)实测功耗数据仅供参考。
首先登场的是IK搭配七彩虹RTXVulcanWOC24G的整机功耗(包括主板、内存、固态、散热等不同硬件的整机功耗值),日常使用(视频、文档等办公功耗是W~W之间),CPU+GPU满载烤机功耗峰值维持在.4W(满载功耗果然是国家电网战略合作伙伴没跑了,一般使用相信也不会天天进行疯狂烤机,除非是需要CPU和GPU进行24小时工作或者深度运行测试,那么可以选择≥0W的电源比较稳妥),在运行3DMARK软件的功耗值也接近W,而在游戏进行时为W。电源推荐瓦数:0W或者以上,像这次上机使用的SAMAXP1W白金牌全模组电源。
接着是IK搭配技嘉雪鹰RTXAEROOC16G显卡的整机功耗测试。日常使用(视频、文档等办公功耗是87W~95W之间),CPU+GPU满载烤机功耗峰值维持在.4W(对比于上面的国家电网战略伙伴的在满载功耗上,还是可以接受的,所以官方推荐WATX3.0是准确的),在运行3DMARK软件的功耗值.3W,而在游戏进行时为.6W。电源推荐瓦数:W~0W。
最后是IK搭配七彩虹战斧RTXTi12G显卡的整机功耗测试,日常使用(视频、文档等办公功耗是82.4W),CPU+GPU满载烤机功耗峰值维持在.5W,在运行3DMARK软件的功耗值.5W,而在游戏进行时为.2W。这是IK对应的三款显卡里游戏功耗是最低的,毕竟黄刀的刀法是刀刀精准无比的切割,而游戏进行时对于IK这颗多核处理器来说基本的使用功耗非常低,基本都是占用功耗大户是归于显卡。日常使用推荐:W~W.。
IK/KF对比于K/KF在高端机器中受众群体会更多,当然了各项性能对比I9还是稍弱的,但是价格确更具性价比,是许多高端主机都会选用的处理器。而在加配显卡后的整机功耗测试:日常使用(视频、文档等办公功耗是W),CPU+GPU满载烤机功耗峰值维持在.5W(IK+非公显卡的功耗确实不低,达到W以上),在运行3DMARK软件的功耗值.5W,而在游戏进行时为.4W。电源推荐瓦数:0W~1W。
相比显卡的话,RTX应该是很多IK/KF主机上更多的见到的搭配方案。那么整机功耗测试:日常使用(视频、文档等办公功耗是87.7W),CPU+GPU满载烤机功耗峰值维持在.5W,在运行3DMARK软件的功耗值.1W,而在游戏进行时为.3W。电源推荐瓦数:W~0W。
要是说到游戏玩家最喜爱的搭配的应该是IK/KF搭配Ti的选择,上可应付入门级的4K分辨率高刷,下可制霸2K高刷,是性价比最佳的中高端向搭配选择,那么整机的功耗表现:日常使用(视频、文档等办公功耗是79.4W),CPU+GPU满载烤机功耗峰值维持在.5W,在运行3DMARK软件的功耗值.5W,而在游戏进行时为.2W。电源推荐瓦数:W~W。
那么相较于上面两款中高端向的IK和IK处理器来说,IK/13K无疑是0元以内的英特尔最有性价比的带K家用处理器。而这次也是被列入功耗测试的列表里来,然后IKF搭配RTX?这个奇葩的组合与处理器和显卡的定位并不符合,但是在游戏党里应该也会有这样的搭配的。(其实也是顺手而为,其实我也还想知道这2个定位不同的处理器和显卡组合的功耗会到那里)日常使用(视频、文档等办公功耗是.5W),CPU+GPU满载烤机功耗峰值维持在.4W,在运行3DMARK软件的功耗值.1W,而在游戏进行时为.3W。电源推荐瓦数:W~0W。
13KF+RTX的整机组合又带来多大的功耗输出呢?日常使用(视频、文档等办公功耗是71.6W),CPU+GPU满载烤机功耗峰值维持在.4W,在运行3DMARK软件的功耗值.2W,而在游戏进行时为.5W。电源推荐瓦数:W~W。
13KF+RTXTi也是定位最搭配的组合之一了,当然了功耗更低的RTX显卡也上市了,后续还有会更低功耗的RTXTi和RTX推出。日常使用(视频、文档等办公功耗是65.3W),CPU+GPU满载烤机功耗峰值维持在.7W,在运行3DMARK软件的功耗值.7W,而在游戏进行时为.2W。电源推荐瓦数:W~W。
好了~经过各种组合的对比,因为手上的硬件不算很全,只能利用手上的3款处理器加三款不同型号的显卡组合搭配来折腾这次功耗测试,而以上的测试前面也说过了,是包含主机里所有的硬件的总功耗(主板、散热、风扇、内存、固态等等),最后还补充一下新的ATX3.0电源的选择,要是富哥定位的直接就选择最大瓦数的电源即可,小孩子才会做选择。要是资金并不充裕的DIY玩家的话现在入手新款的ATX3.0在价格上还是稍微贵了点,但是后续相信各个机电散品牌都会陆续推出自家的ATX3.0电源产品,肯定又会有新一轮的价格竞争,各位可以持币观望也是不错的选择。希望这次的功耗对比对大家后续想入手新平台主机有帮助吧。